衡山政协委员调研考察禹王碑
2021-10-30 12:32:16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有权 | 作者:李剑威 唐亚伟 李清          浏览量:15619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10月30日讯:10月24日到29日衡山县召开人大、政协两会,本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了: 突出“兴旅”建设旅游名县和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设禹王碑遗址公园,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兴旅”和繁荣文化事业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黄帝陵、炎帝陵一起被称为中华三大瑰宝的禹王碑是衡山的镇山之宝,禹王碑遗址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衡山县最为重要的重点文物,如何保护和开发建设好禹王碑遗址公园,打造好衡山禹王碑这张重点文化旅游金名片,成了委员们重点关注和讨论的主题。

10月27日下午会议结束后十几个政协委员迫不及待的驱车来到位于福田铺乡云峰村的禹王碑遗址进行调研考察,委员们认真仔细的听了禹王碑研究爱好者李剑威讲解介绍禹王碑的故事,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在本届政协任期内努力推进禹王碑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为衡山的“兴旅”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禹王碑与大禹治水紧密关联,是大禹治水神话故事的关键组成部分。禹王碑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金简玉书故事传说:相传黄帝南巡时写了一部治水方略,做成一册金简为册青玉为字的金简玉书,封藏在南岳衡山的黄帝岩,尧舜时期中国大地发生了大洪水,大禹父亲鲧治水九年,采取堵的方式没有成功,舜帝命大禹接替父职继续治理洪水,大禹劳身焦思治水七年,过家门而不入,因没有正确的方法而无法治理好洪水,他查阅古籍按《黄帝中经》的指引东巡来到衡山,在玄夷苍水使者的指引下获得金简玉书,知道了疏通治水的方法,成功治理好了洪水,百姓得以从荒郊野外回到家中安居乐业。大禹感念金简玉书的重要作用,又将金简玉书送回南岳衡山封藏,并将治水的方法刻在衡山的一块大石头上,这就是著名的禹王碑母碑,后世贤良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将禹王碑复刻到了华夏九州大地,目前全国各地就有四十多处禹王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宋何致于1212年在衡山云密峰找到禹王碑并将其拓刻于岳麓山顶的禹王碑,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将金简玉书故事传说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禹王碑一起申报国家水利遗产也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将禹王碑和金简玉书故事传说打造成衡山知名的文化旅游IP是大家努力的目标,将极大的推动衡山县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责编:唐有权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